本文字数:2653|预计4分钟读完
再鼎医药风头正劲,虽未赚钱,股价大涨。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鄢子为
9月28日,再鼎医药(9688.HK)正式登陆港交所。
此次为再鼎医药继2017年9月登陆纳斯达克后的二次上市,发行价为562港元/股,超过腾讯每股506元的价格。截至收盘,该股涨8.54%,报610港元/股,成为最“贵”港股,市值524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再鼎医药(NASDAQ:ZLAB)今年在美股市场风头正劲,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到100%。
在上市发布会现场,创始人杜莹表示,201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再鼎医药还是一个初创3年,仅有70人的公司,产品少,平台尚未搭建完成。“投资人质疑,如何相信这样的新团队,可以把产品商业化。三年来,再鼎医药在早期研发、临床到注册一系列的进展,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前期公司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市值影响有限,如今大量产品进入临床,有了商业化进展,对于再鼎来说,这是合适的时间点。”杜莹说。
1
连续创业者
再鼎医药的老板,55岁的杜莹,是生物制药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连续创业者,业内有“制药女神”之称。再鼎医药是她创办的第二家市值超过百亿的公司。
一季报显示,杜莹持股8.93%,按该公司现有市值算,她的身家近50亿港元。
再鼎医药创始人杜莹来源:再鼎官网
杜莹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生物医药专业学士、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于辛辛那提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毕业后,加入美国辉瑞,开启职业生涯。
在辉瑞任职期间,杜莹参与了多个产品的开发与上市,得到制药领域高标准的训练。
2002年,杜莹接受李嘉诚邀请决定归国,创办和记黄埔医药(上海),即如今的和黄医药。在职期间,杜莹推动8款新药进入临床,创下多个行业第一,比如第一次将化药在境外进行临床二期,第一次将早期研发成果转让给全球制药巨头等。
2012年,杜莹离开和记黄埔医药,加入红杉资本,组建并主管大健康医疗产业的投资,华大基因、喜康生物、贝达药业背后都有杜莹的手笔。这些医疗公司的IPO为红杉资本带来了丰厚回报。
投资并不是杜莹的职业终点。2014年,杜莹从投资人角色转换为创业者,创立再鼎医药。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们走得早一步,年纪不算很大,爬到了山顶,人生不可能停在那儿。”
杜莹再次创业,是因为看到了大健康领域海量未被满足的需求,在新药与创新治疗上,中美市场仍有差距。2014年前后,中国开始新一轮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药物研发、临床与注册上市效率加快。中国创新药企面临着一个大变局时代,重新创业,杜莹毫不犹豫。
2
两条腿走路
杜莹在辉瑞、和黄医药工作多年,成立再鼎医药时,设立了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自主研发+外部引进(License-in)。这与其他生物制药企业纯自主研发的定位有所区别。
双轮驱动模式下,既可以发挥研发实力,又能加快商业化步伐,利用全球最新的成果和商机。
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坦承,即便再鼎2015年开始研发新药,以平均10-15年的研发时间成本来计算,理想情况下,2030年才可能看到成果。通过外部引入授权的方式,进行研发合作,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加速前进。“我们不是简单地将产品引进,在中国销售,而是共同完成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实现商业化。”
这家成立6年的公司,通过授权引进以及内部研发的方式,搭建起丰富的产品组合,包含16种产品及候选药物,其中9个处于临床后期开发阶段,与超过10家国际生物制药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GSK、Novocure、Deciphera等。
产品管线
从管线涉及的领域看,再鼎产品组合覆盖了包括女性肿瘤、消化道肿瘤、肺癌、脑部肿瘤及血液瘤等中国高发癌症,同时在抗感染、自体免疫性疾病领域有所布局。
在商业化方面,外部引进的方式为再鼎医药赢得了更多时间。该公司已有2款(则乐、爱普盾)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卵巢癌创新药则乐在获FDA批准到在中国上市,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成为国内上市获批最快的一类肿瘤新药。
全球首款肿瘤电场治疗产品爱普盾,从拿到独家授权到在中国港澳地区上市,仅用3个月。20个月后,爱普盾正式进入大陆市场,且无需再进行临床试验,成为审批最快的医药器械产品。
再鼎高级副总裁、商务拓展负责人王翀表示,在外部引进方面,再鼎获得了越来越多国际药企抛来的橄榄枝。好产品稀缺,license-in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王翀表示,再鼎不会放慢脚步,反而会加快速度,肿瘤管线布局相对丰富,其他需求,再鼎也会考虑,会在全球探寻更多合适的产品。
产品商业化后,再鼎医药有了收入。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再鼎医药的营收分别为12.9万美元、1298.5万美元及1921.3万美元。
两款核心产品中,则乐销售额达到1379.1万元,成为上半年收入的主要贡献者,爱普盾销售额为540万美元。杜莹表示,从财务贡献上,两款产品均处于商业化初期,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与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一样,再鼎仍处于亏损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再鼎净亏损分别为1.39亿美元、1.95亿美元及1.29亿美元。
3
研发投入大
两款上市产品均从外部引入,但杜莹仍强调再鼎医药的研发属性。
该公司2018年、2019年投入研发费用1.2亿美元、1.4亿美元,光是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就已超过1.02亿美元,上年同期的研发投入为5892.8万美元。再鼎医药全球拥有超过900名员工,其中400名为研发人员。
高额研发投入之下,再鼎医药两款内部研发产品已进入全球临床阶段并实现了患者首次给药。6年时间内,再鼎还实现了两项创新疗法的商业化,有多款产品进入临床后期与上市进程。这在众多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中,实属难得。
杜莹解释,如此高效,是因为“再鼎并不是一家销售型公司,研发实力依旧是再鼎的优势。早期的合作形式主要是帮助外部药企的知识产权在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商业化,现在的合作往研发阶段在演进。我们会根据中国患者的特征、体重差异,做全新研发,给到产品差异化的研究方案。”
在研发端,再鼎选择的不少靶点竞争激烈,例如免疫检验点最热门的PD-1、CD47,肿瘤抗原的Claudin 18.2。杜莹解释,研发如果没有差异化,就是浪费资源与时间,即便是PD-1也不是old thing,有不同适应症的研究,在安全性、有效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除了引入产品,在支付方式上,再鼎医药也在不断尝试。
则乐一盒定价24990元(100mg*3),月需三盒,治疗成本超过7万元/月,爱普盾单片定价3325元,按月均需要40片算,治疗费用超过13万元/月。
除了患者援助计划外,再鼎还在推动医保、商业保险的协助。则乐已被列入市政府所指导的17种商业健康保险及12种补充保险(城市定制险);爱普盾则列入省政府或市政府所指导的4种补充保险。
外部引进、内部研发两条腿走路,能否踢好商业化的下半场?
从纳斯达克到港交所,二次上市后,再鼎医药获得了超500亿的市值,作为一家还未赚钱的生物医药股,并不便宜。